磁場是由運動電荷或電場的變化產生的
2018-09-20
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磁場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組成的,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磁場具有波粒的輻射特性。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場作為媒介的,所以兩磁體不用接觸就能發生作用。由于磁體的磁性來源于電流,電流是電荷的運動,因而磁場是由運動電荷或電場的變化產生的。
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創造了最大的室內磁場紀錄——根據磁場強度的標準單位測量,這是一個高達1200特斯拉的磁場。科學家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可能為材料科學及核聚變能研究開辟新的途徑。
相比之下,這一特大磁場的強度比現代醫院核磁共振成像機器所使用的巨大強力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高出了400倍,同時它比地球自身的磁場強度高出了5000萬倍。
科學家之前曾在戶外試驗中使用化學炸藥生成了更強的磁場,但這一新的世界紀錄是以一種可控的方式在室內產生的磁場。這種更加全面的控制意味著這一發現可能會在固態物理研究方面開辟新的領域,或許可以讓科學家達到所謂的“量子極限”,即物質中的所有電子都被限制在最低基態的一種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奇異的量子現象。
研究人員指出,強磁場對核聚變反應堆也會產生影響,這是有關未來豐富的清潔能源的一個潛在來源的誘人愿景。而為了達到量子極限或維持核聚變,科學家認為可能需要1000特斯拉或更高的磁場強度。
研究人員在最新出版的《科學儀器評論》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創造新的世界紀錄的試驗。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中村正介說,這項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科學領域,并“推動了超高磁場的極限”。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63/1.5044557.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