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掉的火箭發動機“銹疾”——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
“不銹鋼能不能不生銹?”這個有點黑色幽默的問題,幾乎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發動機專家、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陳建華落下心病。
在我國120噸級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YF-100的研制過程中,陳建華注意到好幾種高強度不銹鋼都容易生銹。從2011年開始,他跟老朋友,鋼鐵研究總院特殊鋼研究所副所長蘇杰無數次溝通,雙方壓力都很大。
如今,長征六號、七號、五號火箭相繼首飛了,陳建華仍沒有得到完全讓人信服的答案。
強度和防銹性能是對矛盾體
用于火箭發動機的鋼材需具備多種特性,其中高強度是必須滿足的重要指標。蘇杰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過去我國火箭發動機上采用的奧氏體不銹鋼,屈服強度約為300兆帕,而新一代運載火箭所用材料,強度是其2到4倍。
然而,不銹鋼的強度和防銹性能,卻是魚和熊掌般難以兼得的矛盾體。
“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不銹鋼是會生銹的?!碧K杰說,“簡單來講,鋼材的耐蝕性主要依靠合金元素‘鉻’的含量,但如果該元素加得太高,強度就上不去。因此高強度的材料,防銹能力一定會較差?!?/span>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靜媛補充說,提高不銹鋼強度常用的方法是析出強化。在熱處理工藝中,鋼材料內部會析出一些微粒,彌散分布于基體中導致硬化?!暗?,微粒析出的位置會出現缺陷,缺陷處合金元素減少、組織結構出現差異,破壞了金屬材料的均勻性,就容易發生腐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生銹’?!彼硎?。
陳建華表示,火箭發動機材料如果只是有點浮銹問題不大,但如果嚴重生銹,可能帶來很大影響。
假設閥門的閥芯生銹,會使閥門在開合過程中遇到阻力,導致反應速度出問題。如果銹得厲害,還可能發生泄漏。要是管道生銹,銹塊隨著燃料流動,可能引起堵塞。
世界難題:國外發動機材料也生銹
生銹問題帶來的苦惱,陳建華深有體會?!盀榱朔冷P,我們規定發動機見水不能超過幾小時??砂l動機沾水在所難免。例如做水力試驗,每次做完得趕緊把發動機拉回廠里,放進爐子烘干?!彼f,“長征五號火箭只能在海南文昌發射,暴露在潮濕環境下多久會生銹?我只關心這個?!?/span>
他有一塊國外發動機材料,放在倉庫多年依舊光亮。
蘇杰坦陳,我國在新材料研發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目前主要處于仿制階段?,F在我國航天材料大多用的是國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用的材料,只是如今工藝技術更先進,生產的同樣材料性能更好。
李靜媛對此頗為憂慮:如果遇到高端產品,國外不公開材料成分、工藝,我們難免會被“卡住脖子”。
同時她認為,我國擁有一流的設備,但管理水平與國外存在差距。例如發達國家在生產過程中會嚴格控制雜質含量,如果純度不達標,便重新回爐,但國內廠家往往缺乏這種嚴謹的態度。
不過蘇杰說,陳建華那塊國外材料后來被拿到海南,與國產材料做對比,結果兩者同時生銹?!巴耆揽坎牧献陨韺崿F高強度和防銹性能兼備,這是世界性難題?!碧K杰表示。
魚和熊掌兼得需借助外援
李靜媛認為,要實現魚和熊掌兼得,可以進行更為科學的成分設計,例如加入抗蝕性元素、強化元素等,并對各元素的加入量進行科學配比。
但蘇杰認為,這是理論性的方向,正確但不適用?!皩τ诤教靹恿@樣高強度級別的材料,我們已經盡可能優化,兼顧了耐蝕性?!彼f,“耐蝕性更好的材料有很多,但我們的核心不在于保證不生銹,而是強度、韌性等多方面性能的匹配。”
其實航天材料防銹并非不能實現,只是需要借助“外援”。蘇杰說,通過材料和工藝配合,一方面利用材料自身防銹能力,一方面采用表面涂層處理或往材料內腔注入干燥空氣、氮氣等輔助手段,已經解決了生銹問題。
陳建華表示,六院也針對生銹問題專門開展了試片研究,并對產品適應性進行了充分考核驗證。通過對貯存5年的發動機進行多次考核,發現其工作狀況良好。
但他仍沒有完全放心。陳建華說,對于我國正在發展的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使用時間更長,其內部要反復經受煤油浸泡,又不能拆開處理,對防銹能力的考驗會更嚴峻。又如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現在是無人發射,將來要是載人,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生銹問題到底有沒有影響?這些問題必須搞清楚。
來源: 科技日報